山花工程基金会领导出席清华大学工会教职工家庭教育促进协会成立大会并讲话
家校社协同育人,清华启新章!清华大学工会家庭教育促进协会(筹)正式成立
从“家事”到“国事”
家庭教育的新时代已然到来
清华人,再次肩负起时代的责任
10月23日上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4周年之际,清华大学工会俱乐部内气氛庄重而温暖,清华大学工会家庭教育促进协会(筹)成立大会在此隆重举行,这是清华人响应国家号召、服务教职工、贡献社会的一项创新举措。
缅怀与传承中的家国情怀
大会伊始,全体与会者怀揣着对科学巨擘与家国赤子杨振宁先生的深切缅怀,肃立默哀一分钟。斯人已逝,风范长存,杨振宁先生所代表的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精神,正与家庭教育促进协会关注家庭、奠基未来的初心一脉相承。随后,全场高唱国歌,在庄严的氛围中拉开了大会的序幕。
向杨振宁先生集体默哀
合唱国歌
共绘家庭教育同心圆
蔡英明主持
多维视角下的共识与展望
在致辞环节,各位嘉宾从不同维度阐述了协会成立的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
协会筹备委员会主任、人文学院黄裕生教授在致辞中深刻指出,协会(筹)的成立是响应时代从“家事”到“国事”的深切召唤,是清华人在“国之大者”中贡献家庭教育智慧的自觉担当。他展望协会(筹)将建设成为全体教职工 “探索教育问题的学术家园”、“赋能成长的支持系统”和“亲子共同成长的教育家园”。
黄裕生致辞
宋文珍女士从国家政策层面给予高度评价,她认为清华此举是将中央宏观部署在顶尖高校微观单元中的生动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清华经验”。她希望协会能成为 “政策落地的试验田”、“经验模式的输出地”和“家校社联动的示范点”。
宋文珍致辞
洪明研究员从学术视角指出,协会的成立是一个极具前瞻性的学术行动。他期待能与协会紧密合作,“将论文写在家庭这个最温暖的田野上” ,共同探索家校协同的“清华模式”。
洪明致辞
来自企业界和公益界的代表也带来了社会的温度。王刚校友动情地表示,支持老师的家庭教育,就是投资未来最核心的“基础设施”。
王刚致辞
韩煜先生则分享了其基金会在0-3岁共育领域与清华的深厚渊源,期待与协会深度合作,实现公益实践与教育智慧的相互赋能。
韩煜致辞
清华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张佐教授发表讲话,对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就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具体要求。
张佐讲话
选举产生首届领导机构
大会审议并表决通过了《清华大学工会教职工家庭教育促进协会(筹)章程(草案)》与《选举办法(草案)》。经由全体会员线上投票,选举产生了协会首届理事会。
邓晓梅宣读协会(筹)章程
随后召开的第一届理事会会议选举黄裕生教授担任协会首任会长,邓晓梅副教授、魏军副教授、蔡英明老师担任副会长,蔡英明老师兼任秘书长。大会同时为当选的理事及顾问委员会成员举行了隆重的聘书颁发仪式。
魏军宣读选举办法
颁发聘书
成立仪式后,协会的“第一课”精彩开讲。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首席专家李焰教授带来了题为 《读懂孩子内心,促进亲子沟通》 的家庭教育主题报告。李教授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在场听众提供了科学而温暖的育儿指导,现场反响热烈。
李焰教授作报告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清华大学工会家庭教育促进协会(筹)的成立,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起点。它将以清华的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探索赋能教职工家庭之路,并努力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校家庭教育支持体系”,为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贡献独特的清华智慧与样板。
新征程,已启航!
让我们共同期待
这颗在清华园播下的种子
生长出滋养万千家庭的参天大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