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九 2025/in 动态关注, 资讯要闻 /by shanhuaadmin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是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遵循。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强调道德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这是总书记关于道德建设最核心、最著名的论断。他强调:
· 对国家而言,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经济、军事、科技),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没有先进的道德思想和崇高的民族精神,国家难以兴盛和长久。
· 对个人而言,道德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身立德是做人做事的第一位。
二、明确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书记将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 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24个字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公民道德建设就是要引导人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明德修身、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
三、提出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立德树人”与“知行合一”
1. 立德树人是根本:总书记特别重视青少年时期的品德养成,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抓住了道德建设的基础和未来。
2. 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道德建设不能空泛,必须融入日常生活。总书记要求:
· “记住要求”:把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熟记于心。
· “心有榜样”:学习英雄人物、先进典型(如道德模范),见贤思齐。
· “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 “接受帮助”:听得进批评意见,更好地修身立德。
3. 强调“知行合一”: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和认知上,更要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实践中体悟道德理念,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指明道德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对象
1. 抓好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总书记多次强调“政德”建设,要求党员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成为全社会的道德表率。大德是政治品德,公德是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私德是个人品德和家庭美德。党员干部的作风直接影响社会风气。
2.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总书记亲切会见全国道德模范,号召全社会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用他们的感人故事和先进事迹引领社会风尚。
3. 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道德养成的起点。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五、强调法治对道德的保障作用
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 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
· 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树立良好的社会导向。
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民道德建设的论述,系统深刻地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公民道德、怎样建设公民道德”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其核心要义是:
· 战略定位:将道德建设提升到关系国家兴衰、民族未来的战略高度。
· 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 实践导向:强调接地气、常态化,融入生活,知行合一。
· 关键抓手:抓住党员干部、青少年、公众人物等重点群体,注重家庭基础作用。
· 保障支撑: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这些论述共同构成了一个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提升全民道德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